一、基本信息
汉语言文学专业,始建于1943年河北大学的中文学科。1981年建成全国首批硕士点,1986年获批古代文学博士点,2003年建成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08年本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10年获批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2019年,建成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专业定位于“区域优势、国家领先、世界知名”,面向国家和区域社会发展需要,结合新文科建设的时代要求,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优秀人才。
二、专业负责人简介:
田建民,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一流金课《中国现代文学史》负责人,河北省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高地主持人,河北省汉语言文学专业综合试点改革主持人。兼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河北省作家协会理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中国茅盾研究会理事、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副会长等。出版学术著作10部、主编教材4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社科规划及省级科研和教改课题多项。获教育部第五届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人文社会科学);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河北省“文艺振兴奖”“孙犁文学奖”等其他省级奖励6项。
三、专业建设成效与做法
(一)建设成效
1、师资团队实力雄厚
学术传统得以传承与弘扬,拥有“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教育部社科委委员、国务院特贴专家、国家突贡专家、省管专家、省教学名师、师德先进个人等国家级和省部级人才30人次,省级教优秀教学团队2个。获得教育部社科优秀成果奖、吴玉章奖、全国百优博士论文、鲁迅文学奖、国家图书奖、全国古籍整理优秀图书奖等全国性奖项30余项。本专业拥有一支职称结构、年龄层次、专业分布、学缘构成合理的高水平师资团队。学院优良的师德传统和
近五年,本专业团队教师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102项,项目经费超过2000万元,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3项,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专项及重点项目4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及后期资助项目21项。
2、坚持立德树人,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设置。
以生为本,不断探索课程体系设置,提升育人能力,并建成一大批优质本科课程拥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古代文学)、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金课”2门(古代汉语、中国现代文学史)、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1个(中国现当代文学:革命文学与红色景观)。《royal皇家88传统文化培育核心价值观系列教育活动》案例,荣获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
3、积极推动新文科教学探索,强化优势创新。
在教学改革上,优势创新。河北省汉语言文学专业省级综合改革试点验收成功,特别是河北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文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点班”,成效显著。《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育人模式改革与实践》获得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4、学生培养质量突出
本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的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和服务意识突出。近五年,本专业学生连年产生河北省优秀班集体4个,本科生学研结合,获得创新创业项目国家级立项7项,华北五省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一等奖,“挑战杯”河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专业类征文、戏曲、体育竞赛等省级以上奖励24项。“一村一故事”寻访团队,获评2016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
在校生对于专业学习情况总体评价满意,毕业生具有良好的语言能力、专业素养,人文素养和跨专业视野,无论是升学还是就业,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潜力巨大,人才上升空间大,特别是助力京津冀发展,用人单位总体评价满意。
(二)特色做法
1、注重课程思政建设,完善“以生为本、学创融合”的立体化课程体系。立足新文科,基于一级学科知识体系通识课程建设需要,打破学科之间、课程之间的藩篱,实现跨学科交融,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学创融合。
2、重视新文科拔尖人才创新培养。设置“拔尖班”,探索新文科视域下拔尖人才培养,培养具有前沿创新意识的学术研究人才和文化创意人才,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使用和创造性转化的意识与能力。
3、强化实践教学,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紧扣国家和地方的发展需求,在实践教学和社会服务上优势突出,开拓第二课堂和实践基地。教学实习基地建设蓬勃发展,包括国家方志馆秦皇岛分馆、安阳殷墟宫殿宗庙遗址、中国文字博物馆、白洋淀孙犁纪念馆、冉庄地道战遗址等多处教学实习实践研究基地。开展“体验省情”“三下乡”和田野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参与雄安方言调查、河北民俗文化调查、“汉字小行家”文化支教,以及塞罕坝华北天池、汉代文字艺术馆、华北民俗风情园等文化创意项目。
撰写人:张芳